祝允明〔明代〕
素无经世怀,学仕本先训。终然拙枘凿,株木臀久困。
浑玄当有期,或合阮君遁。元龟幸垂兆,长往乃无闷。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商山路有感
白居易 〔唐代〕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落梅风·山无数
珠帘秀 〔元代〕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 〔元代〕
【仙吕】点绛唇_翻《归去来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宋代〕
朝中措·梅
陆游 〔宋代〕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李煜 〔五代〕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