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古鄮名家,彭城遗胄,所至公超成市。文效元和,诗以景龙为体。
论学识、雅似颛孙,羡经术、精于杨起。第无如、弃世逃名,窜身长向瞿昙里。
君家历世仕宦,况祖祢忠孝,名传黄纸。每辑残编,尚见泪痕如泚。
寻欢会、偶在申江,叹孤游、有如樗里。又谁知、廿载相思,见君自此始。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润州二首 其二
杜牧 〔唐代〕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麴生访宿
白居易 〔唐代〕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春光好·天初暖
欧阳炯 〔五代〕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吴文英 〔宋代〕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 〔清代〕
酹江月
陈允平 〔宋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酹江月(贺杨诚斋)
罗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