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照破乾坤闷。算今宵、人间天上,平分秋恨。十二阑干凉似水,中有个侬闲凭。
心上着秋痕一寸。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
兴废事,也难问。
霜华劝染姮娥鬓。倘年年玉颜无恙,那禁孤另。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
又花影与人同困。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
我欲向,广寒听。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新水令 春日闺思
汤舜民 〔元代〕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
张可久 〔元代〕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马致远 〔元代〕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五代〕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张孝祥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
浣溪沙(呈潮阳使君宋台簿敦书)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