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道惠何曾惠,言宁又不宁。一春眠里过,三日水中行。
坡老荔犹涩,陶公酒未成。哥哥浑不顾,枉费万千声。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
白居易 〔唐代〕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李珣 〔五代〕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杨冠卿 〔宋代〕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朱彝尊 〔清代〕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浪淘沙令(菊)
王炎 〔宋代〕
过秦楼
陈允平 〔宋代〕
虞美人
石孝友 〔宋代〕
念奴娇(梅)
赵长卿 〔宋代〕
水龙吟(自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