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注释
秋日悬清光:题出江淹《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寥(liáo)廓(kuò):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晶明:明亮耀眼的样子。
圆光:指日光。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碎影:细碎的光影。闲:静。
迥(jiǒng):远。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江甸:指遥远的江边。甸,通“淀”。
阴:指阴气。殊:绝,离。
危楼:高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宋玉”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凄凉)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孤独)兮羁旅而无友生(知心朋友)。”
“张衡”句:张衡《四愁诗》中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等句。《四愁诗》序曰:“(衡)出为河间相……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
馀辉:即余晖,比喻天子的恩泽。
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显达。悠悠:形容遥远。《诗经·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湫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问,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土,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人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