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孟山有兽,仁心毛质。不践生刍,不食生物。有道则见,非时不出。
三季巳还,退藏于密。我闻其名,徵之于书。不识其形,得之于图。
白质黑文,猊首虎躯。是耶非耶,孰知之乎。巳矣夫,巳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关汉卿 〔元代〕
【中吕】山坡羊_自叹南山空
曾瑞 〔元代〕
庆东原·忘忧草
白朴 〔元代〕
拨不断·酒杯深
马致远 〔元代〕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宋代〕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赵令畤 〔宋代〕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 〔近现代〕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程垓 〔宋代〕
水调歌头·泛湘江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