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白居易 〔唐代〕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虎求百兽
刘向 〔两汉〕
【商调】梧叶儿_出金陵尘暗
乔吉 〔元代〕
【双调】殿前欢_里西瑛号懒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赵汝茪 〔宋代〕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冯延巳 〔五代〕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宋代〕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宋代〕
定风波
王质 〔唐代〕
南柯子(秀叔娶妇不令人知,)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