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唱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岭表赋
谢灵运 〔南北朝〕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马致远 〔元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清平乐·春来街砌
欧阳炯 〔五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赵佶 〔宋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辛弃疾 〔宋代〕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