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寻云路公榭,招鹤路家池。记取还山客,风流此一时。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母别子
白居易 〔唐代〕
最高楼·暮春
薛昂夫 〔元代〕
永遇乐
张孝祥 〔宋代〕
转应曲·寒梦
王敬之 〔清代〕
水龙吟·秋声
项鸿祚 〔清代〕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满江红·蒜山怀古
吴伟业 〔清代〕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