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宋代〕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邴原泣学
礼赞 〔明代〕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倩人扶观璚
乔吉 〔元代〕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中吕】阳春曲 金莲
贯云石 〔元代〕
河传·棹举
顾敻 〔五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清平乐·春来街砌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 〔明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