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宋代〕
玉辇愁经草地腥,酸风频捲马头尘。我朝三百年忠厚,不信山河属别人。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乔吉 〔元代〕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元代〕
少年游·垂杨门外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宋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纳兰性德 〔清代〕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宋代〕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