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乌衣旧国。感百年初遇,春寒奇劫。已过踏青时候,恁地小园晴未彻。
杏雨封巢,梨云堆巷,蓦比人间路还窄。说与卢家,莫愁知道,此日也愁绝。
东风漫冷栖香骨。看离魂几队,双双心热。胜似楼中赋生别。
多故池塘,薄福帘拢,本难消得。证到花天,者般同命,更有万红一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近现代〕
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陈人杰 〔宋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纳兰性德 〔清代〕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霜天晓角
林逋 〔宋代〕
鹧鸪天
张抡 〔宋代〕
朝中措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