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明代〕
青宵上弦月,照我杯中英。花酒饮和月,三物俱有情。
古人秉烛游,白日易西倾。秋虫亦何意,草间时一鸣。
寒威侵短褐,始觉露华生。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金字经·梦中邯郸道
卢挚 〔元代〕
金字经·樵隐
马致远 〔元代〕
行香子·秋入鸣皋
许古 〔宋代〕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五代〕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章楶 〔宋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喜迁莺
李焕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