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行疲车马,水行费舟航。壮男罢耕耒,小妇抛蚕筐。
商贾为废市,担者弛其装。老父携弱儿,踉跄趋且僵。
一州十七邑,倾都以彷徨。借问何所之,云送我郭公。
郭公未下车,十室九尚空。郭公下车后,流徙即其宫。
朝下赈粟书,夕上蠲租章。去彼蟊与螟,树我稻与桑。
一檄饱我饥,再檄起痍伤。三檄潢池内,帖帖波不扬。
连城千万家,家家有郭公。百吏当谳案,案案有郭公。
原田锄春雨,公若亲劝农。横海出楼船,公若亲在行。
弱者忘其弱,强者讳其强。日为郭公日,霜者郭公霜。
初旭映东嵎,郭公坐堂皇。出则剖盈庭,入则理堆床。
退食无三簋,解劳仅三觞。目不睹优施,耳不听清商。
席客唯笾豆,实篚鲜玄黄。不发居间书,不畏黄门郎。
谁妒我郭公,嗟嗟彼狡童。彼狡亦何知,畴能掩帝聪。
臣某诚无状,臣斥分固当。贝锦亦有丝,薏苡亦有囊。
浮尘翳明镜,磨之当益光。重袖襺都梁,发之当益芳。
德星在女牛,一夜徙他方。甘霖正霢霂,改润隔塍秧。
蹇驴困康庄,骐骥眼大荒。伯乐一相顾,天路遂腾骧。
愿公健匕箸,愿公寿无疆。公以衮衣来,竹马满道傍。
今日悲相别,别后莫相忘。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