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蓟门昔在烽尘中,匈奴火照西山红。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
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归来汉苑生春草,见尔论兵散幕迟。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宋代〕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宋代〕
倦寻芳(试墨)
王质 〔唐代〕
木兰花慢(贺第二娶)
彭子翔 〔宋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
长相思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