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唐代〕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越调】凭阑人 香印
徐再思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 〔宋代〕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 〔唐代〕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张孝祥 〔宋代〕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水调歌头(九日)
王质 〔唐代〕
画堂春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