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明代〕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宋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林则徐 〔清代〕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眼儿媚·咏红姑娘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代〕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宋代〕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