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祖〔明代〕
静里泉流石忽穿,峰头明月斗娟娟。窍通骨节凉生髓,源自头颅玉作涎。
只道醍醐天上落,直将沆瀣掌中悬。青衣丹凤寻常事,谁解灵源此更偏。
徐弘祖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毛文锡 〔五代〕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清平乐·凤城春浅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 〔明代〕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临江仙(寿千八兄)
塞翁吟
减字木兰花(再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