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躯干不七尺,藐与万古相击抟。寸心明窍岂日月,上烛五道深九渊。
文章酷恶语人语,飞行空蹑无依缘。屠龙泅水河带赤,脯云酿曲天浆鲜。
妖狐阿紫善媚蛊,侧鬟斜睇花羞嫣。合围突作短兵格,骄虎气扼毛戟卷。
雌霓隐雾吸东海,回芒倏袅西雷鞭。喧阗弩矢射沙雨,仰视星宿森列缠。
局诸斗瓮且偪仄,恣其翮翼随漫汗。万仞一堕石骇碎,棱角不损如纩绵。
真宰畏葸造化哭,苍颉悔愤娲皇怜。游丝可缆针可柱,愚惷能佛騃能仙。
门庭讵假土木搆,衣带亦喜草卉编。命脉不断究何接,丑劣所至能倍妍。
商钟周鼓尚睥睨,下此何问三千年?或悯大块众生苦,啁声啾响相接连。
性情优孟觉犹死,广莫能谕乃独肩。君其往极无何有,我将再拜摩兜坚。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