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清代〕
访君向中市,巷窄清门幽。斜阳下墙角,肥藓烟剔搜。
虚庭敛荷叶,积雨生凉秋。落落陶潜庐,置我如閒鸥。
迟君久不至,至还登我舟。更与入城去,城西有高楼。
楼高见千里,泱漭江河浮。长淮为之纲,一挈澄群流。
远风入窗户,须眉尔翛翛。狂谈动天听,寸掌罗九州。
通才迈天下,不用将白头。忍以骐驎姿,长索困其觓。
繄昔客蓟县,旦暮偕夷犹。惊飙靡弱草,子归吾何求?
子归还读书,我归当服牛。眼前一蓬转,明日良悠悠。
谓君见我喜,适以重离忧。风樯动乌语,晚景东南收。
愿君夜来梦,送我趋秦邮。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张可久 〔元代〕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元代〕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吴文英 〔宋代〕
酒泉子·买得杏花
司空图 〔唐代〕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张孝祥 〔宋代〕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宋代〕
解语花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寿彭守)
戴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