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无根五岳小,天姥儿孙头白早。神仙亦是萧寥驹,随代随时作尘扫。
我能到此宁非仙,俯首四顾无人间。人间却在白云下,自吾别后当千年。
白云在下天在上,云面青岚日摩荡。西奔万牛南驱羊,北迤惊𧉮东走浪。
青光尽处变𧹬采,不是山岚是沧海。海烟卷入山岚中,倾刻沧桑百回改。
仰首不见鹏鸟飞,云隙过鹰如虫微。日轮悬臂玉槃大,足跟愁雨方霏霏。
愁雨秋声日春色,梧落桃开一云隔。孤心已了万劫殊,寸掌全收八埏窄。
白云渐低山渐高,掌影反覆心根牢。乱山但似乱坟积,云气都为水气飘。
我方有住究何住,陵阳容成不相遇。茫茫大千蟭螟身,再死重生一回步。
吁嗟乎,死生岂为吾身哀,亦非以此哀后来。块然顽石今未开,焉知中有金银台?
焉知上古广成子,至今姣好犹童孩。不如撒手返尘世,尽吾所事全吾归,形神有灭名无灰。
形神有灭名与灰,除此眼中海水覆作堂坳杯,与此二百八十一万三千馀丈之峰一一皆崩隤。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