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
刘致 〔元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凤箫吟·锁离愁
韩缜 〔宋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宇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温庭筠 〔唐代〕
更漏子·相见稀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
关注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