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戢号,云鸟纂纪。淳化既离,义风载始。轩冕垂容,文教乃理。
奕奕洪族,盛德丰祀。
于赫皇吴,应天统元。丞相文烈,公光赞勋。九命皇耀,茂德弥勤。
华黻袭藻,金石载振。
渊哉陆生,丕显洪胄。亦崇懿风,邈此弘裕。无竞厥德,丰光伊茂。
文以义好,施以仁富。
山积惟峻,道隆名遐。潜景在渊,龙跃承华。既淑尔仪,谁不允嘉。
有漼重渊,载清其波。
济济皇朝,峨峨髦士。序爵以贤,惟俊萃止。翩翻二宫,令问不已。
乃迁华阁,皇典斯纪。
思文大谟,恢我王猷。清风肆穆,雅宪允休。迈彼江川,邈此北流。
微言兰馥,玉藻云浮。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凭德美重,絷此俊贤。休否既亨,名以德渊。
清徽伊铄,赞之弥坚。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显允君子,求福不回。善挹馀庆,险以德祈。
澄浊以清,罔有不晖。
释彼短寄,乐此窈冥。形以神和,思以情新。青云方乘,芳饵可捐。
达观在一,万物自宾。
制动以静,秘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关楗重闭,谁和子音。
瞻彼晨风,思托茂林。
(?—303)西晋吴郡富春人,字显世。能属文。初仕吴为黄门郎。吴亡入晋,为涿令,有政声。晋惠帝太安初,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之大都督,辟为司马。及机兵败被诬,同受考掠,两踝骨见,终不变辞,遂死狱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