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薛逢 薛逢〔唐代〕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
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
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标示输赢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所各休去,
会到摧舟折楫时。
薛逢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猜您喜欢
赏析

赠昙禅师 梦中作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陈伯之书

丘迟丘迟 〔南北朝〕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赏析 注释 译文

宴清都·连理海棠

吴文英吴文英 〔宋代〕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赏析

摸鱼儿·也何须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牛希济 〔五代〕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赏析 注释 译文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料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赏析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梅子欲黄时,霖雨晚来初歇。谁在绿窗深处,把彩丝双结。
浅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团香雪。□指墙头榴火,倩玉郎轻折。
赏析

柳梢青

张抡张抡 〔宋代〕

柳色初匀。轻寒似水,纤雨如尘。一阵东风,_纹微皱,碧沼鳞鳞。
仙娥花月精神。奏凤管、鸾丝斗新。万岁声中,九霞杯里,长醉芳春。
赏析

长相思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红依稀。绿依稀。寒勒花梢开较迟。蝶魂空自迷。
怕人疑。使人疑。人道闲愁想未知。歌眉因甚低。
赏析

减字木兰花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角声催晓。斗帐美人初梦觉。黛浅妆残。清瘦花枝不奈寒。
匆匆睡起。冷落余香栖翠被。何处阳台。雨散云收犹未来。
© 2023 等落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