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 〔宋代〕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陈允平 〔宋代〕
朝中措
郭世模 〔宋代〕
水调歌头(汪德邵无尽藏)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