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富贵不能淫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哀溺文序
柳宗元 〔唐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刘镇 〔宋代〕
迎春乐
陈允平 〔宋代〕
西地锦
石孝友 〔宋代〕
风流子
孙惟信 〔宋代〕
步蟾宫(九月二十六夜宿周师从家。睡觉,风雨起,有怀木犀)
杨无咎 〔宋代〕
点绛唇(紫苏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