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元代〕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宋代〕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段克己 〔金朝〕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
和凝 〔五代〕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欧阳炯 〔五代〕
菩萨蛮·寄女伴
秋瑾 〔近现代〕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张泌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