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三足敛精耀,置君书案头。愿输涓滴清,助尔文墨优。
顾兔未同群,□蛙非与俦。无因反月窟,千载从沧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近现代〕
更漏子·柳丝长
晏几道 〔宋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满庭芳(吉度)
胡浩然 〔唐代〕
念奴娇(瑞香)
姚述尧 〔宋代〕
阮郎归
张抡 〔宋代〕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石孝友 〔宋代〕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