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步虽微蹇,天心自可稽。爪牙翻噬啖,宗社欲颠挤。
蔽日朱旗入,连郊铁骑嘶。紫垣通猰貐,玉座接鲸鲵。
圣哲元无惑,晨昏且暂携。济河声杳杳,幽蓟色凄凄。
密诏亲传罢,中军气欲迷。登坛惟慷慨,抚剑亦悲凄。
敌忾心逾切,勤王力自齐。义声驱海岳,直气决云霓。
减灶秋烟薄,吹笳夜月低。指麾容草草,进退合祈祈。
忌器非忘鼠,忧苗更惜稊。逆徒从剪伐,元恶待屠刲。
肘腋能无意,神灵况夹批。吕侯初受命,董卓已燃脐。
云雨苏烦热,江河濯障堤。万方深慰望,九庙实安栖。
天阙归龙种,云山识马蹄。问安纡玉趾,视膳入金闺。
膝下欢仍旧,中宫乐未睽。清秋多宴会,仙仗日东西。
宫女花垂鬓,都人酒满捭。里闾闻笑语,灯火杂孩提。
白日依中道,青春入故畦。远人来服食,绝域尽航梯。
世祖功如在,今王敬日跻。鼎彝铭将相,衽席措黔黎。
淮海休波浪,湖湘尚鼓鼙。既闻诛柙虎,莫自学醯鸡。
桀逆忘身首,忠贤荷璧圭。休同隗嚣辈,终误一丸泥。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