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明代〕
钟惺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一字至七字诗
白居易 〔唐代〕
驺虞画赞
孟山有兽,仁心毛质。不践生刍,不食生物。有道则见,非时不出。
三季巳还,退藏于密。我闻其名,徵之于书。不识其形,得之于图。
白质黑文,猊首虎躯。是耶非耶,孰知之乎。巳矣夫,巳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 〔宋代〕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近现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绕佛阁
陈允平 〔宋代〕
如梦令
石孝友 〔宋代〕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
浣溪沙(求年例贡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