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薰茗清谈午夜陪,诗筒拂旦又飞来。应怜去日多来日,却见千回似一回。
槐院定酬王祜志,兰庭休起卜商哀。红芳落尽青青在,始信松筠是德材。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马致远 〔元代〕
【大石调】好观音 怨恨
贯云石 〔元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金朝〕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吴潜 〔宋代〕
一剪梅·咏柳
夏完淳 〔明代〕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