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大通桥下水,送我到苏州。君心与之同,淊淊日夜东南流。
千山万山隔不断,天南天北长悠悠。燕南车尘高十丈,回首湖山几兴望。
枫桥忽听寒山钟,却望燕南在天上。白玉堂,黄金阙,君在京华我吴越。
雁飞木落洞庭波,鸡鸣海色长安月。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画工弃市
葛洪 〔魏晋〕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 〔元代〕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张可久 〔元代〕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乔吉 〔元代〕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顾敻 〔五代〕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宋代〕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宋代〕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好事近(早梅)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