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唐代〕
久仰高明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锦袍光射三千里,汗史功高百二雄。
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皇天应欲逸家辅,故遣盘桓醉碧筒。
阳城
(736—805)定州北平人,徙居陕州夏县,字亢宗。性好学,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无所不通。登进士第后,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召为谏议大夫。时裴延龄、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有善政。
枭逢鸠 / 枭将东徙
刘向 〔两汉〕
大德歌·冬景
关汉卿 〔元代〕
【中吕】普天乐 洞庭秋月(潇湘八景)
鲜于必仁 〔元代〕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 〔五代〕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 〔五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皇甫松 〔唐代〕
万里春
周邦彦 〔宋代〕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