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明代〕
家居重庆郡,堂奉重庆欢。堂中二亲大母母,白发如银身健康。
大母行年九十三,母也今年七十五。姑慈妇孝天锡寿,旨酒在樽殽在俎。
蹁跹五綵服,绕膝戏孙曾。森森暖翠慈竹茂,烂烂云锦谖草荣。
象简绯袍日趋拜,门拥彤幡燕皂盖。邦侯为政儗龚黄,能致高年总心快。
故家元住大江西,元献声华北斗齐。公侯子孙必复始,封诰行看照闾里。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闺情
白居易 〔唐代〕
赠卢绩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中吕】朝天子_褪咱,赑咱
周文质 〔元代〕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马致远 〔元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江神子(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刘镇 〔宋代〕
丁香结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