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红毛毡
蒲松龄 〔清代〕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双调】庆东原_海来阔风波
张养浩 〔元代〕
拨不断·布衣中
马致远 〔元代〕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沁园春·忆黄山
汪莘 〔宋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 〔宋代〕
沁园春(春寒)
徐宝之 〔宋代〕
西江月
张抡 〔宋代〕
谒金门(宣城鹿鸣宴)
吴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