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身被白云留,见尽青山到白头。微雨数峰孤磬夕,半林残火几家秋。
风波不系袁宏棹,鱼鸟相怀谢尚游。闻道将军戎暇日,偏能看画想沧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新涧亭
白居易 〔唐代〕
丽人赋
沈约 〔南北朝〕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刘秀 〔两汉〕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程垓 〔宋代〕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代〕
阳春曲·赠海棠
徐再思 〔元代〕
画堂春
石孝友 〔宋代〕
青玉案
张元干 〔宋代〕
醉落魄(初夜感怀)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