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山水相逢任疏散,孟诸日夕歌声远。大野春苗叶未齐,长川水草香犹短。
峡口泉萝隔世尘,云间鸡犬是秦人。重林峰壑无归路,流水桃花几度春。
白头未悟丹砂理,纵酒狂歌鹖冠子。一片孤云野鹤心,秋来梦著青青里。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李爱山 〔唐代〕
【中吕】朝天曲_沛公,大风
薛昂夫 〔元代〕
【中吕】朱履曲_归兴堂上先
张可久 〔元代〕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清代〕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