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斗酒东城送别时,马前杨柳绿烟丝。桥门到日闻莺早,乡信逢秋寄雁迟。
璧水独寻麟凤去,故人谁与薜萝期。为言六馆诸才俊,好向春风折桂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南吕】梧桐树南
郑光祖 〔元代〕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 〔元代〕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元代〕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顾敻 〔五代〕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 〔明代〕
菩萨蛮·寄女伴
秋瑾 〔近现代〕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陈维崧 〔清代〕
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 〔唐代〕
西江月(用荼_酿酒饮尽,因成此,谩呈继韩王炎)
王炎 〔宋代〕
浣溪沙(再用韵)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