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日已老,颜色难长好。昔为张子房,今作商山皓。
吾将终罗浮,服食惟朱草。何以被四肢,蝴蝶大如箕。
小翅为下裳,大翅为上衣。何以作栖宿,十围笼兖竹。
一节为一房,两节为一屋。何以为俦侣,麻姑与玉女。
作使五色禽,纷纷炼珠黍。何以充羽觞,玄碧酒如浆。
饮之一呼吸,水露皆生香。有友金吾子,家在丰湖埃。
吾令两瀑布,流出桃花蕊。桃蕊是丹砂,君餐兼露华。
复有蝙蝠好,双栖芭蕉花。千年白如雪,红者如朝霞。
赠子白复红,佩之衣带中。能令男女媚,相爱长相同。
白以佩吾子,红以佩昭容。黄帝昔成仙,其术惟房中。
素女为之师,浮丘为之宫。真人在玄牝,出入如虚空。
日月一相摩,光彩成青童。吾慕鲁女生,翩翩骑白龙。
仙成上太华,毛女千人从。君今有窈窕,左右争芙蓉。
我亦容成子,大道在其躬。相将且驻年,紫髓而方瞳。
时来建勋伐,乃追太保公。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