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美人春望望陵台,台下漳河去不回。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文侯与虞人期猎
刘向 〔两汉〕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
张可久 〔元代〕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赵长卿 〔宋代〕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纳兰性德 〔清代〕
渔父词(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
王谌 〔南北朝〕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
减字木兰花(修养十首)
张抡 〔宋代〕
夜行船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