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春坞花冥冥,斜阳倒玉瓶。风尘犹傲吏,天地此空亭。
共醉蓟云白,相看燕草青。我来吟泽畔,不是独为醒。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获麟解
韩愈 〔唐代〕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卢挚 〔元代〕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乔吉 〔元代〕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宋代〕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元好问 〔元代〕
浣溪沙·舟泊东流
薛时雨 〔清代〕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朱彝尊 〔清代〕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