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蓟门鸿雁满高秋,张翰思家罢远游。入洛故人名下士,度江寒梦雨边舟。
客来白发谁相忆,赋就黄花不可留。兴发鲈鱼堪自钓,吴枫摇落未须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张养浩 〔元代〕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五代〕
酒泉子·空碛无边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温庭筠 〔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木兰花慢(贺第二娶)
彭子翔 〔宋代〕
南柯子(秀叔娶妇不令人知,)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