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
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
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
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赠祖三咏
王维 〔唐代〕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因严亭
白居易 〔唐代〕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来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仙吕】点绛唇_漏尽铜龙,
于伯渊 〔元代〕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汤舜民 〔元代〕
水仙子·相思
刘庭信 〔元代〕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周德清 〔元代〕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李致远 〔元代〕
【中吕】仙客
张可久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