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元代〕
架岩凿石有规模,不学桃源旧画图。亭作人稀林鸟乐,锡飞天老野云孤。
雨馀石井泉深浅,烟淡虎门山有无。说与山灵莫分别,从教仙穴看浮屠。
赵汸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纪昀 〔清代〕
酒泉子·黛薄红深
顾敻 〔五代〕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辛弃疾 〔宋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陈允平 〔宋代〕
丑奴儿(王清叔赠梅花见索)
姚述尧 〔宋代〕
鹊桥仙(春院)
毛滂 〔宋代〕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