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其三

徐渭 徐渭〔明代〕

片石苍苍映莽林,南宫如见拜难禁。牛车若使能移去,卖与侯家五百金。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猜您喜欢
赏析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二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闇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

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产论政宽猛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赏析

祭侄季明文

颜真卿颜真卿 〔唐代〕

  维乾元元年,岁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衬,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赏析

【中吕】朝天子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书所见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赏析

【南吕】四块玉_秋望和胡致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秋望和胡致居

菊又开,人何往?夜静孤眠北窗凉,月明闭上南楼望。天一方,雁几双,书半行。

客席胡使君席上

舞态轻,歌喉稳,十里香尘柳边春,一声《金缕》樽前韵。敛绣巾,整翠云,点绛唇。

春愁

晓梦云,残妆粉,一点芳心怨王孙,十年不寄平安信。绿水滨,碧草春,红杏村。

伤春

杨柳阴,秋千影;恨煞啼鹃断肠声,越添怨女伤春病。倚绣屏,搊锦筝,调玉笙。

宫中秋日

环珮轻,蓬莱浅,桂子香清小壶天,芙蓉露冷技香殿。花可怜,月又圆,人未眠。

梅友席上

已乐闲,从吾懒,虎帐风悲紫荆关,马蹄霜冻白云栈。冷眼看,倦鸟还,行路难。

史氏池亭

宿酒醒,良宵永,风细荷香梦魂清,月明梧叶阑干静。玉管笙,粉面筝,金字经。

东浙旧游

镜水边,巾山顶,两袖松风羽衣轻,一奁梅月冰壶净。鹊尾炉,凤嘴瓶,雁足灯。

怀古流翁索题

舞袖云,妆台粉,翠被浓香一时思。黄沙妖血千年恨。虞美人,孔贵嫔,杨太真。

赏析 注释 译文

蟾宫曲·叹世二首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佚名 〔五代〕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2023 等落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