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

颜真卿 颜真卿〔唐代〕

  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

  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人。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属屈焉。《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后加逾岷将军。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仪同。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余首。《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义宁元年十一月,从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议大夫勋,解褐秘书省校书郎。武德中授右领左右府铠曹参军,九年十一月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贞观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参军事,六年七月授著作佐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转太子内直监,加崇贤馆学士。宫废,出补蒋王文学,弘文馆学士。永徽元年三月制曰:具官君“学艺优敏,宜加奖擢”。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迁曹王友。无何,拜秘书省著作郎。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郎相时齐名,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弘文馆学士,礼部为天册府学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于司经局校定经史。太宗尝图画崇贤诸学士,命监为讃,以君与监兄弟,不宜相褒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诗述之曰:“依仁服义,怀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终日。德彰素里,行成兰室,鹤籥驰誉,龙楼委质。”当代荣之。六年以后夫人兄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明庆六年加上护军。君安时处顺,恬无愠色。不幸遇疾,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东南万年县宁安乡之凤栖原。先夫人陈郡殷氏泉柳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七子:昭甫,晋王曹王侍读,赠华州刺史,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敬仲,吏部郎中,事具刘子玄“神道碑”。殆庶、无恤、辟非、少连、务滋,皆著学行,以柳令外甥不得仕进。

  孙:元孙,举进士,考功员外刘奇特标牓之,名动海内,从调以书判入高等者三,累迁太子舍人属。玄宗监国,专掌令画,滁、沂、豪三州刺史,赠秘书监。惟贞,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丞、太子文学、薛王友,赠国子祭酒、太子少保,德业具陆据“神道碑”。会宗,襄州参军。孝友,楚州司马。澄,左卫翊卫。润,倜傥,涪城尉。

  曾孙:春卿,工词翰,有风义,明经拔萃,犀浦蜀二县尉。故相国苏颋举茂才,又为张敬忠剑南节度判官、偃师丞。杲卿,忠烈有清识吏干,累迁太常丞,摄常山太守,杀逆贼安禄山将李钦凑,开土门,擒其心手何千年、高邈,迁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城守陷贼,东京遇害,楚毒参下,詈言不绝,赠太子太保,谥曰忠。曜卿,工诗善草隶,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淄川司马。旭卿,善草书,胤山令。茂曾,讷言敏行,颇工篆籀,犍为司马。阙疑,仁孝,善《诗》《春秋》,杭州参军。允南,工诗,人皆讽诵之,善草隶,书判频入等第,历左补阙、殿中侍御史,三为郎官、国子司业、金乡男。乔卿,仁厚有吏材,富平尉。真长,耿介,举明经。幼舆,敦雅有酝藉,通班《汉书》,左清道率府兵曹。真卿,举进士,校书郎。举文词秀逸,醴泉尉,黜陟使王鉷以清白名闻。七为宪官,九为省官,荐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公。允臧,敦实有吏能,举县令,宰延昌,四为御史,充太尉郭子仪判官、江陵少尹、荆南行军司马。长卿、晋卿、邠卿、充国、质,多无禄早世。名卿、倜、佶、伋、伦,并为武官。

  玄孙:纮,通义尉,没于蛮。泉明,孝义有吏道,父开土门佐其谋,彭州司马。威明,邛州司马。季明、子干、沛、诩、颇、泉明男诞,及君外曾孙沈盈、卢逖,并为逆贼所害,俱蒙赠五品京官。濬,好属文。翘、华、正、䪻𩓥,并早夭。颎,好五言,校书郎。颋,仁孝方正,明经,大理司直,充张万顷岭南营田判官。顗,凤翔参军。頍,通悟,颇善隶书,太子洗马、郑王府司马,并不幸短命。通明好属文,项城尉。翙,温江丞。觌,绵州参军。靓,盐亭尉。颢,仁和有政理,蓬州长史。慈明,仁顺干蛊,都水使者。颖,介直,河南府法曹。頔,奉礼郎。颀,江陵参军。颉,当阳主簿。颂,河中参军。顶,卫尉主簿。愿,左千牛。頥、颒,并京兆参军。頩、须、䪻,并童稚未仕。

  自黄门、御正至君父叔兄弟臮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十三人,四世为学士、侍读,事见柳芳《续卓绝》、殷寅《著姓略》。小监、少保,以德行、词翰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臮君之群从光庭、千里、康成、希庄、日损、隐朝、匡朝、升庠、恭敏、邻几、元淑、温之、舒、说、顺、胜、怡、浑、允济、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学业文翰,交映儒林,故当代谓之学家。非夫君之积德累仁,贻谋有裕则,何以流光末裔,锡羡盛时?小子真卿,聿修是忝。婴孩集蓼,不及过庭之训;晚暮论撰,莫追长老之口。故君之德美,多恨阙遗。

  铭曰(铭阙)

颜真卿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猜您喜欢
赏析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担头担明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夜来西风里,九天鵰鄂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赏析

【双调】夜行船_帘外西风飘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帘外西风飘落叶,扑簌簌落满阶砌。晚景消疏,秋声呜咽,又是断肠时节。

【乔牌儿】寸心愁万叠,业眼怎交睫?孤帏难捱半夜,凄凉何日彻!

【风入松】劣冤家真个负心别,陡恁的随邪。好姻缘取次磨灭,谩交人感叹伤叹!楚岫被云遮,袄庙火烧绝。

【鸳鸯煞】谁承望半路思他心起,待刚来自家冤业。宝鉴分开,玉簪掂折。喝道薄幸亏人,神天觑者。到如今着坚心儿捱,不消分别。负德辜恩见去也。



一片花飞春意减,休直到绿愁红惨。夜拥鸳衾,晓临鸾鉴,病恹恹粉憔胭淡。

【风入松】再休将风月檐儿担,就里尴尬。付能捱得离坑陷,又钻入虎窟蛟潭。使不着狂心怪胆,恁却甚饱轻谙。

【阿忽令】才见了明暗,且做些搠淹,倘忽间被他啜赚,那一场羞惨。

【鸳鸯煞】有魂灵晓事伊台鉴,没寻思休惹人嚼啖。恁便坐守行监,少不得个面北眉南。唱道小可何堪,他亲怎敢。恁那鬼厮扑恩情忺,得时暂委实受过吃苦难甘,恁时节冤家信得俺。

夜行船

不合青楼酒半酣,据些呵小生该斩。楚岫云迷,蓝桥水淹,没气性休交人啜赚。

【风入松】对人前排得话儿岩,就是尴尬。吓破风流胆,这一场吃苦难甘。相知每无些店三,般得人面北眉南。

【阿忽令】觑了他行赚,呼了它言谈。动不动口儿泼忏,道的人羞惨。

【鸳鸯煞】尽教他统镘的姨夫喊,岂无晓事相知鉴。俺不是曾花里钻延,酒楼上贪婪。唱道俺气般看他,他心肝般看俺。想这场聚散别离寻思好淡。若是奶奶肯权耽,俺这合死的敲牙再不敢。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顾敻顾敻 〔五代〕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州慢·寒水依痕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赏析

鹧鸪天(旅中中秋)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谁知两处照孤眠。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赏析

好事近(寿刘须溪)

邓剡邓剡 〔宋代〕

桃脸破初寒,笑问刘郎前度。为说正元朝上,缥缈年桥午。百年方半日来多,且醉且吟去。须信剑南万首,胜侯封千户。
赏析

安平乐慢

刘弇刘弇 〔宋代〕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何计访蓬仙。断肠中、一叶晴川。
至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恰道无缘。被人劝休莫瞒天。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赏析

最高楼(散后)

毛滂毛滂 〔宋代〕

微雨过,深院芰荷中。香冉冉,绣重重。玉人共倚阑干角,月华犹在小池东。入人怀,吹鬓影,可怜风。
分散去、轻如云与梦,剩下了、许多风与月,侵枕簟,冷帘栊。副能小睡还惊觉,略成轻醉早醒忪。仗行云,将此恨,到眉峰。
赏析

玉楼春

毛滂毛滂 〔宋代〕

句以侑茗饮。逮去年,曾登山高会。今年客东都,依逆旅主人舍,无游从,不复出门,不知时节之变。或云今日重九,起坐空庭月下,复取云团酌一杯。盖用仆故事,以送佳节。又作侑茶一首以和韵
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
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
赏析

浣溪沙(蔷薇水)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
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归时分付与妆梳。
© 2023 等落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