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幼女词

施肩吾 施肩吾〔唐代〕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女孩方才到六岁,区分不了灵巧愚拙。
日暮时分在正堂前面,学着大人拜新月。

注释
幼女:指年纪非常小的女孩。
未知:不知道。
向夜:向,接近,将近。向夜,指日暮时分。
拜新月:古代习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七夕时所作。诗人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及。此诗便是为他的小女儿而作。

简析

  《幼女词》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着力写出女孩的年幼无知;后两句却写她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两相对照,一个有趣逗人、纯真可爱的“小大人”形象跃然纸上。全诗形式短小,语言简练,而情趣生动,慈心深厚,流露出诗人对幼小女儿的无边父爱。

鉴赏

  施肩吾有墨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山,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稚(《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诗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稚,先就年龄说,“才六岁稚,说“才稚不说“已稚,意谓还小着拜。再就智力说,尚“未知巧与拙稚。这话除表明“幼稚外,更有多重意味。表面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稚、什么是“拙稚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稚成“拙稚,比方说,会干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稚(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稚(杜甫)一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此外,这里提“巧拙稚实偏义于“巧稚,暗关末句“拜新月稚事。读者一当下二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夕,如同目睹如此动人的“乞巧稚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稚(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人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一字,就令人想象无穷,收山含蓄之效。

  前两句刻划女孩的幼稚之后,末二句就集中于一件情事。时间是七夕,因前面已由“巧稚字作了暗示,三句只简作一“夜稚字。地点是“堂前稚,这是能见“新月稚的地方。小女孩干什么拜?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稚拜。读山这里,令人忍俊不禁。“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稚的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这位“才六岁稚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稚而乞之,“与‘细语人不闻’(李端《拜新月》)情事各别稚(沈德潜语)啊。尽管作者叙述的语气客观,但“学人稚二字传达的语义却是揶揄的。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墨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女孩越是弄“巧稚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稚。这墨“小大人稚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这类以歌颂童真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山晋左思《娇女诗》,那首五古用铺张的笔墨描写了两墨小女孩种种天真情事,颇能穷形尽态。而五绝容不得铺叙。如果下左诗比作画中工笔,则此诗就是画中写意,它删繁就简,削多成一,集中笔墨,只就一件情事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显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施肩吾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猜您喜欢
赏析

秋雨中赠元九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赏析

花非花·花非花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积贮疏

贾谊贾谊 〔两汉〕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王恽 〔元代〕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烛新·白海棠

顾太清顾太清 〔清代〕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赏析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赏析

品令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困无力。几度偎人,翠颦红湿。低低问、几时么,道不远、三五日。
你也自家宁耐,我也自家将息。蓦然地、烦恼一个病,教一个、怎知得。
赏析

破子

毛滂毛滂 〔宋代〕

酒美。从酒贵。濯锦江边花满地。肃鸟霜鸟换得文君醉。暖和一团春意。怕将醒眼看浮世。不换云芽雪水。
赏析

武陵春(正月二日,天寒欲雪,孙使君置酒作乐,宾客插花剧饮,明日当立春)

毛滂毛滂 〔宋代〕

城上落梅风料峭,寒馥逼清尊。爽兴天教属使君。雪意压歌云。
插帽殷罗金缕细,燕燕早随人。留取笙歌直到明。莲漏已催春。
赏析

浣溪沙(武康社日)

毛滂毛滂 〔宋代〕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
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 2023 等落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