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羁情空复尔,乡思故依然。
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
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
伏腊童翁集,堂阶子姓联。豚蹄祈岁社,柏酒介眉筵。
乐事丘园旧,良辰景物妍。冬初梅已笑,秋尽菊犹钿。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树树飞蝴蝶,山山答杜鹃。鹧鸪多草际,翡翠只沙边。
候过清明节,人忙谷雨天。茶时偏麦熟,馌日又蚕眠。
叱犊声喧野,湔裙影倒渊。蓑衣携锸出,箬笠采山还。
有市才通里,凭栏即在川。两三江上阁,七八渡头船。
风雨归渔筏,朝昏响涧泉。桐蹊开酒店,榕径歇柴肩。
笋蕨纷投筥,鱼盐各守廛。檐堆柑子大,盘货荔枝鲜。
生小贪游戏,情闲那弃捐?趁墟呼辈行,绕膝索馋钱。
遇钓敲针学,逢花卷袖搴。长歌爱樵答,短笛羡牛牵。
九日登高屐,中秋斗饮拳。踏青衫楚楚,访友带翩翩。
课旷愁师责,来迟得母怜。江湖宁此志,漂泪竟成缘。
始尚依南粤,今仍滞北燕。亭从五里别,月渐百回圆。
积面尘难扫,骑驴蹇岂鞭。化缁原是素,入梦必于田。
便好留盟誓,终当问陌阡。归来他日事,先倩画图传。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