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宣城青溪 / 入清溪山
李白 〔唐代〕
送沈仓曹赴江西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
贯云石 〔元代〕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马致远 〔元代〕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宋代〕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王国维 〔近现代〕
归国遥·春欲晚
韦庄 〔唐代〕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