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明代〕
此身原可厌,况复病相因。出入难如意,辛勤徒累人。
形从衣里怯,山向窗中新。情境何曾定,低头祇自亲。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双调】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张可久 〔元代〕
人月圆·吴门怀古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欧阳炯 〔五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孙光宪 〔五代〕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白居易 〔唐代〕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洞仙歌·旧交贫贱
辛弃疾 〔宋代〕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